本网讯 近日,国际高水平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中科院一区Top, IF = 9.038)”在线发表了我校4166am官网登录农产品质量安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花日茂教授团队与美国夏威夷大学李庆孝教授联合开展的题为“Enantioselective degradation of the organophosphorus insecticide isocarbophos in Cupriavidus nantongensis X1T: characteristics, enantioselective regulation, degradation pathways, and toxicity assessment”的研究论文(全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4389421009882),该论文系统研究了手性有机磷杀虫剂在南通嗜铜菌X1中的对映体选择性降解特性、代谢路径与不同代谢产物毒性,发现了手性有机磷农药在降解菌株细胞膜中的对映体选择性吸收与降解新机制。我校引进人才方连城副教授为第一作者,花日茂教授为该论文通讯作者,安徽农业大学为第一单位。
有机磷杀虫剂是全球主要的杀虫剂品种之一,其中大约有40%的有机磷杀虫剂具有手性结构,其不同的手性对映体的生物活性和毒性有着显著差异。在农产品产地环境中,高毒低活性对映体残留不仅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还对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微生物降解是环境中有机磷杀虫剂降解的主要方式,然而,手性有机磷杀虫剂对映体选择性降解菌株及其降解机制却鲜有报道。该论文报道了一株水胺硫磷手性对映体选择性降解菌株,可以优先降解杀虫活性较低、对人毒性较高的R-水胺硫磷。降解产物测定揭示了一条新的水解路径,其水解产物对鱼与水藻的急性毒性小于常规P-O键断裂的代谢产物。酶的降解结果显示,菌株对水胺硫磷的对映体选择性差异主要发生在吸收过程。同时,菌株对甲基异柳磷与丙溴磷的手性对映体表现出相同的选择性降解特性。论文结果为农产品产地环境中手性有机磷杀虫剂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该论文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2314),安徽省协同创新项目(GXXT-2019-034),安徽农业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项目(rc522101)与美国农业部(Hatch project HAW5032-R)等项目的共同资助。
近年来,该团队在农产品产地环境中典型杀虫剂与除草剂的高效降解菌株筛选与降解分子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先后筛选高效、广谱的农药降解菌株7株,鉴定新种2个,制备了多种固定化菌剂并成功应用于农田污染土壤和水体的修复。近5年已累计发表相关研究论文16篇,其中中科院一区Top论文12篇。(4166am官网登录 通讯员:岳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