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典型引路作用,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先进典型带动和影响广大同学,资环学院不断丰富“对话青春信仰”学生党建品牌活动的内涵,于6月18日晚,专门邀请3名在校期间入党的优秀校友与学生党员进行面对面交流。3名校友党员结合毕业以来不同的职业选择、成长路径、工作感悟等,不约而同地从一名党员的理想信念、责任担当、奉献作为等方面,精彩诠释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充分彰显了安农人“学农、爱农、服务三农”的价值追求,为广大学生党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成长的道路上贵在坚持。2008级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班长王平,毕业时选择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选聘到铜陵天门镇担任村支书助理,在农村工作,接触最多、研究最多、关注最多的就是当地特色产业铜陵白姜。为解决销售和品牌保护问题,2013年,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自主创业,成立铜陵羽康农业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几年奋斗,公司已经在品牌、深加工和丰富产品上取得长足发展,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惠。基于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对农业的热爱和出色的工作能力,2014年,王平被安徽鸿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聘为执行总经理,更大责任和梦想落在他的肩上。对自己的创业道路,他坚信地讲到:“农业创业是一件充满挑战又艰辛的道路,既然选择了、认定了方向,就要持之以恒地走下去、熬下去,在坚持中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做一位学会感恩和让别人信得过的人。这是我校2001级植保专业李涛发言中提到最多的一句话。李涛从我校毕业生后,考入南京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研究生,硕士毕业生时放弃赴美深造和到江苏上市企业就业的机会,坚定选择浙江丽水一家小型农资公司担任职业经理人。他的理由很简单:“农科类专业重在实践,7年大学生涯,我心怀感激,是时候回报农村了”。他用7年的时间把公司建设成为丽水知名企业,其本人被当地誉为新生代大学生扎根农村的风向标。《丽水日报》给予他高度评价:“到农村广阔天地里,炼一颗红心”。2015年李涛选择创业,成立了杭州欢田喜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践行生态精品农业理念。站在新的起点上,李涛说:“要常怀感恩之心,用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无论在哪工作、从事何种工作,都要用诚信、自信、责任和能力去奉献社会。”
在学习中提升自己,在奉献中成就事业。这是赵晓亮在基层一线工作近十年中最真挚的体会。2005年,他作为我校的一名选调生被分配到南谯区大柳镇工作,最初的工作主要是农业技术服务。他始终沉在田间地头,拜老乡为师,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得到了同事和老乡们的广泛认可。与此同时,赵晓亮认真进行总结,把农业问题、镇里的特色做法和工作成效写成文字,发表在《滁州日报》等媒体上,正是因为肯学习、业务强、乐奉献,先后被遴选至区委宣传部、区委办、市委办工作。他在交流中坦言:“自己一直是个普通人,所做的工作都是一名党员、一名基层干部应该做的事情。”、“基层一线工作环境虽然艰苦,但也是了解农村、农民最好的平台,现在每次回到村里都能感受到老乡们的热情,正是这种浓烈的感情,为我不断学习、努力工作注入了源源动力。”
“学长,你如何看待年轻人不要害怕失败,要勇于尝试这句话?”、“学长,你在基层工作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你是如何面对的?”与会党员纷纷就关心的问题与校友进行交流。“不会就学、不懂就问,有时天天碰壁…”、“郁闷的事情常有,比如…,坚持下去自然就会不断成熟…”3位校友在回答问题时始终结合个人经历,通过一个个真实的小故事,让同学们能有更加直观的感受。最后,校友党员勉励同学们,作为一名学生党员,一定要有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把自己的成长、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紧密相连,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